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上半年虽然预亏 但海底捞股价上涨了 正文
时间:2025-07-07 19:33:1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火锅巨头企业06862.HK)发布了一份预亏的业绩公告,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并不消极。8月14日晚间,该公司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预计实现收入不低于167亿元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火锅巨头企业(06862.HK)发布了一份预亏的上半业绩公告,但资本市场的年虽反应并不消极。
8月14日晚间,然预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海底今年上半年,捞股海底捞预计实现收入不低于167亿元(人民币,价上下同),上半较去年同时下降不超过17.0%;预计净亏损2.25亿元至2.97亿元,年虽去年同期则盈利0.97亿元。然预
然而,海底尽管面对海底捞交出的捞股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价上“成绩单”,资本市场却报以积极回应。上半8月15日,年虽海底捞收盘涨7.99%。然预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底捞实际的亏损面同比大幅收缩,意味着去年开始的调整已经对其产生积极作用。
经营层面实现微利
海底捞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主要由处置长期资产产生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导致。
根据公告,这部分资产带来的亏损约2.55亿元至3.27亿元。这意味着,剔除一次性亏损,海底捞上半年实际盈利0.30亿元。
“上半年国内的中心消费城市,同时也是海底捞重要的业务基础区域,仍然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困扰。加上‘啄木鸟计划’的推进,对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造成影响。”沈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海底捞“瘦身提质”的目标逐渐清晰,整体上已进入结构性翻转的轨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11月开始推行“啄木鸟计划”后,海底捞不得不面对过往快速扩张导致的阵痛。去年,该公司亏损逾41亿元,但大部分亏损依旧是因关闭餐厅处置长期资产所致。
“企业,特别是规模很大的企业,其转型和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效果也是逐步显现。”沈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发布的业绩预告中,海底捞称,“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缓和,2022年6月以来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月度环比已经明显好转。”
事实上,在承认过往扩张激进的战略错误,并付出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决心后,海底捞能否触底反弹成为大众所关心的话题。
2021年,海底捞关闭门店260家(不考虑租约到期、搬迁),另有32家门店停业休整。而从今年上半年持续出现的一次性亏损来看,海底捞关闭门店的动作还在继续。
今年3月份,海底捞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杨利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针对暂时停业休整的门店,接下来将会在一两年时间内,根据门店所在的商圈情况、客流情况等因素择时重新营业。
而海底捞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今年工作的一项重点就是做好现有门店的管理运营,不会安排规模化的拓店计划。”
餐饮企业业绩待反弹
同在8月14日晚间,另一家在港股上市的火锅企业(00520.HK)交出了一份亏损扩大的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呷哺呷哺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21.6亿元,同比减少29%;净亏损预计2.7亿至2.9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0.47亿元。针对下滑的业绩,该公司表示,净亏损主要是由于2022年上半年大部分地区餐厅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充分营业。
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的在营城市116个,其中受到疫情影响的城市92个,占比约79%,尤其是主要一线城市受疫情影响严重。
“火锅是主流的餐饮类别,与堂食高相关性,防疫措施对其业务表现的影响非常重要。”沈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即便如此,与海底捞收缩战略相比,呷哺呷哺并未停下拓展步伐。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新开业餐厅21家,全年预计新开业餐厅达100家。
实际上,无论是海底捞,抑或是呷哺呷哺,整个上半年,国内餐饮业不可避免地再次遭遇到了疫情的冲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由于本土疫情多点散发,波及全国大多数省份,整个消费市场运行承压,3、4、5月份市场销售连续下降。这其中,全国餐饮上半年的收入为20040亿元,同比下跌7.7%;限额以上餐饮收入4879亿元,同比下跌7.8%。
在上市餐饮公司业绩层面,已公布经营数据的餐饮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除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外,(09922.HK)上半年预计实现收入18.99亿元,同比下降6.1%;实现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跌70.4%。港股“酒馆第一股”虽然营收预计达8.7亿元至8.9亿元,同比增长0.2%至2.5%,但其净利润亏损2.9亿元至3.1亿元,去年同期则盈利0.8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伦司的亏损也有门店调整所致。该公司称,在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基于门店优化迭代的战略考量,对100余家酒馆门店进行调整而产生的一次性损失合计约0.90亿元至1.10亿元。
“短期的疫情反复或扰动部分社服行业业务的短期经营表现,但中长期而言,疫情好转和防控优化的大趋势明晰,疫后行业有望迎来明显复苏(过往几轮疫情经验来看,疫后需求能够实现快速回补)。”近期发布的研报认为。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超1.03亿人2025-07-07 19:14
我们该如何走进中度老龄化2025-07-07 19:06
邦达亚洲: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 美元指数微幅收涨2025-07-07 18:50
小摩:上调中国龙工评级至“增持” 目标价升至1.49港元2025-07-07 18:46
央行:8月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2025-07-07 18:44
俄央行启用人民币外汇掉期工具2025-07-07 18:12
1月18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2025-07-07 18:09
两会聚焦|王新明委员:以集成改革推进江苏省酿造产业园建设2025-07-07 17:44
传大股东IFP反对新闻集团-A和福克斯公司-A的潜在合并2025-07-07 17:30
数字打卡中轴线 非遗潮荟谦祥益2025-07-07 17:19
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2025-07-07 18:29
广东银保监局:2022年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4.3万亿元 同比增长10.7%2025-07-07 17:56
2023首批游戏版号出炉!88款获批,游戏股应声大涨,公布业绩后股价大跳水,新东方开盘跌近12%2025-07-07 17:47
定了!年内首只退市股,160万手封死跌停!7万股东踩雷:暴跌97%,蒸发170亿!2025-07-07 17:36
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向黎巴嫩提供54亿美元粮食援助2025-07-07 17:34
数字王国:折让1.54%配售2.19亿股 筹资额6976万港元2025-07-07 17:30
业绩、规模齐增,朱红裕去年四季度调仓动向曝光2025-07-07 17:16
年终奖买股票 划算吗2025-07-07 17:00
深圳首例!二手房可“带押过户”,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2025-07-07 16:55
中信证券:维持雅迪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23港元2025-07-07 16:48